孔子研学作文600字(合集3篇)

孔子研学作文600字 第1篇

早就听爸爸说起过绍兴,于是乘这次国庆长假,爸爸妈妈便带我去了绍兴鲁迅故里。

一大早,我们就赶到了鲁迅故里,一眼就看见大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,人山人海。领票处排起了看不见头的长龙。游客衷心的影壁上还可以看到青年时代的鲁迅,正抽找烟,一脸的严肃,眼睛炯炯有神,好像在沉思。

走在古街上,踏着脚下凹凸不平的方砖,望着周围的房子,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,仿佛自己也是当年绍兴城的一个孩子。

鲁迅故里包含了鲁迅祖居,三味书屋,百草园和鲁迅纪念馆。随着拥挤的人群,我们先来到了鲁迅祖居。一进门便可以看到“德寿堂”三个大字,旁边还摆着几把用红木做的精致的桌椅。后面还有卧室、厨房、书房等,看起来鲁迅的祖辈也是富豪。

早就听爸爸妈妈说起过“三味书屋”里鲁迅课桌上的“早”字。一到了里面,我就一个劲往里挤,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,却看见课桌被一条绳子围了起来。虽然站在前排,但也只能望“桌”兴叹,连个“早”字在课桌的什么地方也不知道,可真扫兴啊!

最后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,纪念馆陈列着 鲁迅 先生的作品和他的经历介绍,它们被印成了画报挂在墙上,让游客们瞻仰,这里还有一句著名的格言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,这正是 鲁迅 先生一生嫉恶如仇,爱憎分明的写照。我深深地敬仰着 鲁迅 先生,也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。

这次绍兴之旅让我零距离感受历史文化,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,进一步地认识、了解了 鲁迅 先生,也品尝了绍兴美食,真是受益匪浅!

孔子研学作文600字 第2篇

我眼中的那位孔圣人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,但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们的身边.

在我上初中的时候,我就接触了这位老人的那些儒雅的思想.记得,我跟着语文老师背诵着:“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;有朋自有远方来,不亦乐乎------”当时的我对孔老圣人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.他的许多的教育思想,在我的学习当中,还是比较适用的.另外,他讲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,至今我还是需要借鉴的.例如,“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,这是我做人的基本标准之一.

我读了孔子的生平,对孔圣人的做人这方面是值得比较称道的.鲁昭公让他去管理仓库,他就去把这差事作的井井有条.是年孔子改作乘田,管理畜牧.孔子说:“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.”无论孔子做什么事,都是从一点一滴做的.其实,我们之所以把他称为“圣人”,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但是他在做人上确实是达到了人生的很高的境界.

孔老圣人不光是我的教育老师,他也是我身边生活的一位指路人.每当,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时候,我总会想到孔子在失意的时候,仍然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,最后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成功,像我这样的.泛泛之辈更应当把精力投入的自己的目标上去.

在我的心目中,孔圣人不是一个神,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.他对自己的弟子时那么的有礼,而他的弟子又那么的尊敬他.另外,孔老圣人甘愿屈身向路边的孩童请教问题,丝毫没有失去学者的风度,他俨然把自己看作了一位过路的老人.

孔子,不只是指的是孔圣人,也暗含了一种文化.这种文化是两千多年的文化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,直至现在还影响着我所在的时代的人.没有他的文化,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没有礼道,我也会变得不那么精彩.

我心目中的孔子,在我的眼里,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,又是一位人哲圣人.孔老圣人,是我从小认识的老师,也是我的亲密的儒者.他的思想,已经扎根于我们以及身边人的心目中,让我们更有选择的去继承他的儒家的文化.

孔子研学作文600字 第3篇

曲阜,孔子的故乡,儒家文化的发源地。没想到有一天我能亲自到这里参观,了解儒家文化。

在车上,我激动万分,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孔府、孔庙、孔林的美丽建筑。

经过漫长的等待,我终于来到了这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孔子故里。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孔庙。孔庙以前是孔子居住的地方。孔庙前有很多门,而大多数门都是皇上提名写字的,孔庙第一道门是万仞宫墙,其中万仞是形容孔老夫子的见多识广的。孔庙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的文化气息让我深受熏陶。

紧接着我们要参观孔府。孔府是孔子嫡系长子、长孙处理府务和居住的地方。孔府的第一道门始建于明代中叶。门前有一对雌雄石狮,前后有上马石、下马石。大门上方是挂着蓝底金字的竖匾。孔氏家族能到现在繁荣昌盛,我深感到:孔夫子的文化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
三孔的最后一站是孔林。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,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、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。漫游孔林之中,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研学第二天,我们体验了“拜师礼”和“韦编三绝”课程。礼,是中华民族的礼仪。拜师礼是对老师的尊敬和教导的感谢。

听说孔老夫子晚年很喜欢读《周易》。古时候的书都是用绳子把竹片穿起来。古时的书通常有用丝线编连的“丝编”,有用麻绳编连的“麻编”,最结实的是用熟牛皮编连的“韦编”。孔子每天都在读用熟牛皮编连的《周易》,熟牛皮都断了三次,可见老夫子学习多用功,所以后人用“韦编三绝”来形容人学习的勤奋。我也要学习这种精神,刻苦学习,认真读书。

通过这次研学,我终于知道了孔老夫子的好学和他的伟大精神。今后我应该多向老夫子学习。

本文内容摘抄自互联网,只做模板演示使用,无其它用途,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, 请发送邮件至2012553798#qq.com反馈,本站将立刻删除! 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www.tatafw.com/zuowen/72cad9e1f9ae79872b8d6ac34fc2851c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休息

关注我们